首页 > 科普资讯 > 科普展览 > 2022年广东省科普嘉年华活动 > 活动报道

活动报道 302022. 06. 30
关注海洋生态 | 南海局属单位开展海洋科普系列活动

近日,南海局属单位组织开展海洋科普系列活动,围绕“关注海洋生态”这一主题,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向公众普及海洋中的微塑料、珊瑚礁生态系统、海洋科技与生态等知识,提高公众关注和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

海洋知识进校园

一起了解珊瑚礁生态系统

南沙野外站与新港中路小学联合主办了一场海洋科普讲座,邀请南海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王符菁为同学们讲授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知识。以珊瑚礁生态系统为出发点,王符菁为同学们讲解了珊瑚的分类、珊瑚礁的类型、珊瑚礁里的海洋生物、珊瑚礁的重要性以及珊瑚礁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同学们了解到各种珊瑚的形状名称,各种萌萌珊瑚礁生物的趣事,认识到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讲座中,王符菁还向同学们展示了监测中心外业人员开展珊瑚礁、海藻场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调查的工作照,让他们了解到海洋工作者在一线奋斗的真实场景。

说明: IMG_258    讲座最后是互动环节,现场氛围十分热烈。“造礁珊瑚构成的珊瑚礁有复杂的三维空间,为许多海洋生物栖息提供了空间,请问提到的枝状珊瑚有利于什么生物做什么事,块状珊瑚有利于动物做什么样的事?”即便是这样有些难度的问题,同学们依然跃跃欲试,并且做出了不错的回答。
    本次讲座向同学们科普了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珊瑚礁保护的基础知识,让同学们在认知海洋、感受海洋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起对海洋科学的兴趣。
(南沙野外站 萧浩翘)

关注海洋科技与生态

信息中心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南海信息中心联合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在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开展了主题为“海洋科技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以海报、视频及讲座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生物多样性、蓝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科学知识,展示信息中心研发的“南海区海洋三维信息综合平台”,让大家了解信息技术如何助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说明: IMG_260

南海信息中心联合广东海洋协会、深圳湾区传媒有限公司,依托深圳海洋城市展厅开展广东省海洋六大产业成果宣传活动。展厅展示了广东省海上风电、海洋电子信息、天然气水合物、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公共服务等六大产业,在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专项的支持下,破解核心技术难题,形成的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装备与技术成果。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广东省海洋产业的认知程度,探索了利用海洋产业科技成果开展海洋科普宣传的新思路。

(南海信息中心汤超莲)

小记者关注大海洋

汕尾中心站联合南方报业开展海洋科普活动

说明: IMG_262

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汕尾城区南方报业校园小记者团队开展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海洋科普活动,中心站科普人员和带队师生4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海洋生态保护工作”为主线展开。现场展示了贝类、鱼类、甲壳类等多种生物标本图册,中心站科普人员演示了浮游生物初印象、海水中的氧气、海水颜色变化等科学小实验,让南方报业校园小记者们学习海洋知识,了解从出海采样、进行实验分析到获得监测数据的工作流程。

“大家知道海水是什么颜色的吗?”“我知道!海水是无色的,但由于光的反射,我们肉眼看到海水是蓝色或者绿色的。”小记者们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还对中心站科普人员进行采访:“为什么要在小学生中开展海洋科普知识教育宣传?”“这次科普宣传活动的意义有哪些?”“活动之后怎么把科普宣传继续下去?”中心站科普人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小记者们还进行了科学小实验,现场动手操作显微镜,观看玻璃片上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的形态。一位小记者表示:“原来海洋世界这么奇妙,之前我在海边都只关注贝壳,下次我会特别观察这些小生物。”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向中心站科普人员挥手告别。此次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海洋科普知识,增强关注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颗蓝色的种子。

(汕尾中心站 卢雪娟)

应对海洋中的“PM2.5”

研究院组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联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以“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为主题,在广州市南沙区天后宫滨海公园附近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活动旨在宣传微塑料危害,倡导垃圾分类,提高公众对海洋的保护意识。

微塑料指的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被称作海洋中的“PM2.5”。它能够通过食物、水源和空气进入人体当中,最新研究已经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目前,微塑料对人体的损害如何形成还尚未可知,但我们可以通过最简单的垃圾分类来减少和避免微塑料污染。

活动现场,研究院和南沙生态局的宣传人员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发放了《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宣传手册,同时向公众讲解了垃圾污染对于海洋以及垃圾中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危害。随后,宣传人员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小游戏、知识问答和公众满意度调查。

此次宣传活动,加深了公众对海漂垃圾和垃圾微塑料的认识,提高了公众对于海洋生态环保保护意识,宣传活动反响热烈。

目前,研究院已经结合历史数据和现场调查结果形成了南沙区近岸海域海漂垃圾数据库,下一步,将运用无人驾驶海面垃圾打捞船,保护海洋健康,切实守护绿水青山、碧海银滩。

(研究院 闵婷婷 陈丹婷)

供图:研究院 南沙野外站 信息中心 汕尾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