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2023年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号召,9月18日至19日,南海海域海岛中心参与了番禺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海启星科普基地、共青团番禺区石楼镇委员会、少先队石楼镇工作委员会、石楼镇教育指导中心承办的“海洋防灾减灾,科创筑梦未来”科普日特别策划小学生与中学生科普专场活动。
活动是2023年番禺区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增强青少年海洋灾害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专题讲座、知识展板、科普视频、逃生演练、趣味册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灾害成因,掌握遭遇裂流、洪水等灾害时的自救方法。
活动伊始,海洋科普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前往参观海启星科技展厅,向他们介绍海洋观监测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技术优势。透过展板上“美丽蓝海”业务趣味讲解以及“空-天-陆-海-潜”立体观测网互动游戏,同学们对海洋大数据应用和智能化信息服务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随后,师生们前往海洋智能观监测设备实物展示区,讲师结合观测案例分析及产品上手体验,让他们对风暴潮潮位标识物、海洋验潮站、视像仪等设备功能有更详细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海洋科技的浓厚兴趣。
海洋科普讲解员表示:“海洋大数据整合处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抽象复杂的,但是我们通过趣味提问和游戏形式,让他们知道海洋科技力量对资源管理、气候预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见证海洋科学的魅力。”
海洋灾害讲解课堂环节,同学首先观看关于海洋灾害系列科普视频。视频中详细介绍了海啸、风暴潮、裂流、赤潮等海洋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危害,让他们对灾害有了初步认知。其后,讲师结合历史上影响巨大的海洋灾害案例,为学生们讲述面对突发性海洋灾害的预防及应对方法,还就近日沿海地区台风、内涝等常见海洋灾害与学生进行有奖互动提问,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海洋气象预警,学会提前判断灾害的发生,为做逃生做好准备。
本次科普日活动,培养了青少年对海洋科技的兴趣,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
撰稿:丁小雨